园区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企业运营的好坏,一定程度上也是园区打造营商环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的缩影。近年来,武乡农业示范区坚持把为企服务摆在重要位置,当好为企服务“宣传员”“联络员”“服务员”三大员,为企业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一)用心当好“服务员”
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园区能做到像保姆一样贴心为企业服务,其根本出发点就是紧紧抓住企业的核心需求。围绕企业的痛点、堵点、难点,园区以“1对1”“保姆式”和“管家式”服务,切实树牢服务意识,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需。园区精准、有效、高效的服务,为企业长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在武乡农业示范区落户,享受到园区‘保姆式’的服务,深刻感受到园区对我们企业的支持和关心。”武乡红色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姚永奇说道,这坚定了企业扎根园区,不断把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
通过点对点服务,今年以来,武乡农业示范区在融资、用电、用气、用工、政策兑现、人才培训等方面共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23条。
(二)用情当好“联络员”
你们刚好“需要”,我们刚好“专业”。为充分发挥园区桥梁纽带作用,示范区严格落实三级网格化包保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包保园区内45家企业,实现园区企业联络全覆盖。从全方位提供项目帮办、代办、最多跑一次服务到定期走访多层次、多领域了解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为其纾困解难,助力企业发展。无不体现了园区对企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态度,主动当好企业的“娘家人”。
位于故城镇李家山的银杏经济林产业园建设项目,总投资1.97亿元,占地1500亩,于今年1月建成投产。项目建设初期,企业老板担心项目落地慢,手续办理难,影响工期。在了解到实际情况后,园区包保干部第一时间安排专人入驻企业,积极对接相关部门,从材料申报、建设选址、设计方案、安全评估等方面为企业进行了全方位的联络服务,从开工到建成投产,仅仅用了不到5个月时间,让企业切实体会到了园区满满的诚意。企业老板表示,愿同园区一道,努力提升自身实力,争取做大做强,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三)用力当好“宣传员”
好的政策是企业发展的机遇和动力。对企业来说,如何用好用足政策红利显得尤为关键。示范区采取政策送上门、开设政策辅导班等方式,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用全政策,发挥政策的最大效用,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实、落细。
位于武乡县涌泉乡的山西太行山酒业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表示,自入驻武乡农业示范区以来,就享受到了园区企业入驻的相关优惠政策,尤其在今年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项目申报上,该企业苦于对项目申报政策不清晰、流程不熟悉,导致项目迟迟不能申报,了解到这一困难后,园区负责人深入企业为其详细讲解相应政策,并派专人帮助其申报,最终通过申报享受到了政策优惠,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企业对园区服务的专业程度和政策条件大大点赞。
为企服务没有“休止符”,只有“渐强音”。下一步,武乡农业示范区将继续在政策支持、服务保障上下功夫,主动作为、积极行动,当好为企服务宣传员、联络员、服务员,提升为企服务“软实力”,激活高质量发展“硬实力”,打出“组合拳”,共画“同心圆”。(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