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开发区建设 > 正文内容

粟谷卷起千层浪 一片沃土一片金 ——武乡农业示范区小米产业链篇

2023-10-19 17:27 来源: 长治市商务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站在丰州镇兴盛垴村远远眺望,错落有致的梯田金黄遍野,一穗穗沉甸甸的谷子被压弯了腰,清风徐徐,掀起阵阵金色的波浪。

“今年的年景非常好,我们的谷子长势旺盛、颗粒饱满,等卖完怎么也能挣个一两万。”武志明是兴盛垴村村民,今年风调雨顺的好收成让他脸上充满了喜悦。在他口中,为种出优质小米,乡亲们不用化肥和农药,采用纯天然羊肥,确保小米的品质和口感。

武乡是全国优质小米核心产区,地处北纬37度,日照充分,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土壤以弱碱性红土为主,有机质含量高,有着不可复制的古贡米资源,非常适合谷子生长。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小米生长环境,武乡小米色泽金黄,米油浓稠、香气浓郁、营养丰富。武乡县谷子种植历史悠久,对于武乡人来说,“宁可三餐无肉,不可一餐无(小)米”,小米是武乡人每天都离不开的食物。2022年全县谷子种植面积约10万亩,总产量为3万吨,亩产约500斤。

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持续针对小米特色产业,以武乡特有的古贡米地理环境为基础,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武乡小米”为主带动示范区发展杂粮产业。核心产区做好种质保护及古法种植方式传承,非核心产区做好育种改良及种植技术提质。从产业链条的角度,以科技研发为支撑,与相关政府单位、农业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农户形成政企—院校—园区—基地多元合作模式,形成专家—带头人—农户多种经营协作,在丰州镇、上司乡建立多种示范基地,试验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建立谷子保鲜储藏中心提升初加工水平,重点发展精深加工实现原料快速转化,通过品牌体系完善、优质农产品流通服务和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产品知名度,同时拓展多重功能,发展“吃、住、行、游、购、娱”全面提升的乡村旅游业,构建从种业到种植到加工到销售全产业链提升的谷子产业体系。完善产品溯源体系建设,从种植、加工、检验到流通及零售的信息采集,从源头确保“武乡小米”品质,保护品牌价值。

一、种植技术标准化。借助传统谷子种植优势和省科研机构雄厚的科技实力,制定优质谷子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实现农机农艺配套融合,发展机械化、标准化的种植模式,推广有机旱作农业、旱作土壤培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谷子、渗水地膜标准化生产等农业生产技术。

二、谷子基地引领化。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通过土地入股、出租等多种土地流转形式,建设谷子有机旱作标准化种植、技术展示推广、绿色有机、智能可追溯等多个类型的基地,起到示范引领效果。引育首部企业,扶强龙头企业,引进新兴企业,快速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实施“龙头企业(太行沃土、羊肥小米、老家小米等)+基地+农户”、“合作社+科技服务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

三、品牌宣传多维化。组建品牌运营团队,精准制定“武乡小米”品牌化发展战略,对内搞好产品质量,进行品牌整合,引导企业和农户共创“武乡小米”区域公用品牌。对外通过广告媒体向国内外大力宣传,借助于“红色文化+产品+地域”宣传模式,讲好八路军太行历史故事,诠释革命战争年代艰苦精神,叫响武乡小米“小米加步枪,好米在武乡”口号,以品牌占领市场,引领消费倒逼小米产业在流通、加工、生产方面得到深度发展。

四、电商平台智能化。依托红星杨电商产业园,大力发展本土电商、微商平台,在天猫、京东、苏宁等第三方平台上设立网上商城,丰富电商类型。同时对小米种植、采收、加工、运输、销售、配送等环节采用全程信息采集、过程监控,实现小米履历管理和追踪溯源,提升电商平台服务水平。(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

长治市商务局主办   联系电话:0355-3034116
晋ICP备05005523号 网站标识码:1404000006 晋公网安备 14040202000072号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