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襄垣经开区牢固树立“抓发展必须抓项目,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紧盯固定投资和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15%的目标任务,坚持优服务、强保障、快推进,多措并举、攻坚克难,全力推动项目建设。
一是规划先行抓项目。围绕襄垣当前的产业基础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坚持以高规格大思路规划产业发展布局,多层面多维度谋划产业发展目标路径。聘请北京石化院和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对经开区的主导产业和基础设施编制了专项规划,并启动了经开区控制性详规和用水规划的编制工作,制定了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产业发展路径,为“十四五”期间优化生产力布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强要素配置、精准招引项目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遵循。
二是完善机制抓项目。建立完善了县领导联系重点工程项目制度,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制度,明确县领导、责任单位、建设周期。通过定期召开早餐会、下午茶等多种方式,
及时梳理和解决项目存在的问题和诉求,为北科蕴宏、嘉鹏空分、华星科技等多个项目解决了电线杆移除、进厂道路建设、场地平整等存在问题,为落地项目提供便利,促存量企业增资扩产,真正让企业在襄垣发展安心、舒心、放心。
三是创优环境抓项目。持续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三项改革,承接了146项行政审批权限,印发了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三个实施方案,绘制了“标准地”标识地图,编制完成了区域节能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等6项评估报告,印制了“项目落地一本通”、“帮办代办一览表”,推出了“二维码”一次性告知服务,形成了企业投资项目落地的标准流程,基本实现了“区内事、区内办”。同时,积极推动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整改工作,切实提升化工园区本质安全水平,有效增强了经开区综合竞争力。
四是要素保障抓项目。在土地方面,用足国家用地计划指标增存挂钩、用地预审等政策,优先保障重点项目落地建设。2023年拟组卷报批土地1681亩,用于保障江苏天合储能、鸿达煤化智慧物流园等17个项目顺利落地。在资金方面,今年积极申报了王桥污水处理厂1.1亿元专项债券,用于保障项目加快实施。此外,组织鸿达煤化干熄焦技改、鸿达煤化智能化工厂建设、金烨焦化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等9个项目申报了2023年绿色低碳循环示范园区备选项目,主动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助力项目建设提速。
五是调查研究抓项目。按照市委“12+N”课题专题调研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大兴调查研究。以“依托比较优势,以链长制为抓手,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经开区升级版”为课题,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交流座谈、入企服务等方式,深入开展了调查研究,深刻剖析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了“盘活低效用地,清理批而未供、供而未建土地,加大土地收储力度,新建标准化厂房、严格用地规划”等18条具有科学性、可操作的解决办法,为推动项目高质量转型发展筑牢了根基、注入了动力。(襄垣经济技术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