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乡农业示范区坚持农业特优战略,锚定小米主导产业,深化省校合作,着力打造长治农谷有机旱作谷子研究院,加快构建集群发展格局,在规划布局、人才引进、平台打造、技术设施配套等方面高标准推进,创新实施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发展路子,现代产业格局加速成型。
省校合作搭台唱戏。示范区把省校合作作为推动发展科技赋农的重要抓手,采取“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与山西太行沃土农业产品有限公司、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合作建立“长治农谷有机旱作谷子研究院”,投资实施谷子研究院基地建设项目,实现区企与高校“拥抱”、产业与科研“联姻”。研究院引入科技人才21人,组建育种、栽培、植保、有机旱作、产品加工和推广示范6个研究团队,为科研成果转化、农业技术培训、研学观光旅游提供科技人才支撑,为小米产业产学研融合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科技创新贯穿始终。示范区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研究院人才为支撑,实施有机旱作农业冬播谷子试验示范基地,全力打造百谷园示范基地,建成山西省唯一一家多品种谷子种植展示基地。依托山西农大人才资源、科技成果富集等优势,为山西太行沃土公司羊肥小米谷子种植提供可溯源体系技术支持,通过对农业四情、种植管理、加工仓储等信息全程监控,每款产品包装都配备追溯二维码,每一粒小米都有身份证,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信息化管理,以现代化农业技术赋能农产品品质升级。
三产融合链上开花。示范区围绕小米这一主导产业,以精深加工为支撑,借力谷子研究院人才优势,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提效,全方位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米”产业链。纵向上,打造小米全产业链,推动小米产业链式发展。投资1.86亿元创新研发小米饼干、小米茶、小米咖啡等精深加工产品,改变千百年来小米初级产品定位,为丰富主食糕品产业集群作出武乡贡献。横向上,促进小米产业与休闲、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乡村产业类型,提升乡村经济价值。依托链主企业太行沃土,打造小米博物馆和晋皇田园综合体旅游景区,建设青少年农业劳动研学实验基地、科技体验厅、康养民宿等项目,推出山西小米宴等吃住行游一体化休闲套餐,助推小米产业转型升级。